新闻资讯
教学科研
日本佛教大学教授来访并举办学术讲座
来源:文化与传播学院 日期:2019-10-15 浏览次数: 字号:[ ]

10月10-11日,在北二外研究生处的大力支持下,应文化与传播学院邀请,日本佛教大学中国文学部李冬木教授做客北二外文传院,为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带来了两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李冬木教授做学术讲座

李冬木教授此行的讲座分为两个主题:“鲁迅与日本书”与“一本书的百年旅行”,两场讲座分别由赵京华教授与李林荣教授主持。文传院刘燕、郭刚、崔巍、郝京清等老师与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日语学院部分师生莅临讲座现场,来自中国社科院、鲁迅博物馆、传媒大学、首师大与北语等兄弟单位及院校的专家也到场听讲并参与对话。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在第一场讲座中,李冬木教授以准确的数据,向大家介绍了鲁迅所读各国书籍的分类、册数以及比例。让大家了解了鲁迅所藏书目与可能未藏书目的概况。他特别强调了青年鲁迅作为“周树人”的37年间读书情况,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8岁以前在绍兴接受传统教育;18-22岁在南京求学以及此后在日留学的7年时间(最关键的时间段)和回国之后发表《狂人日记》。从周作人的日记记载来看,鲁迅在留学日本前便已接触到了日本书籍。

鲁迅完成精神构建的过程主要是1902-1909年间,即片山智行所谓的“原鲁迅”和吉田富夫所谓的“周树人”期间。李冬木教授指出,鲁迅所生成的进化论与国民性的思想与中国思想界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鲁迅的个性主义与尼采等人密切关联。讲座中李教授还带着大家一起阅读了“国家与诗人”的选段。

在第二场讲座中,李冬木教授先为大家介绍了日本博文馆在明治二十年——昭和二十二年的图书出版情况,考察了涩江保的生平。根据李冬木教授与其学生的查找,目前已知的涩江保在博文馆出版的书目有160种。

许寿裳回忆,鲁迅在1902年读了《中国人气质》,张梦阳也认为鲁迅于此年已细读史密斯的这本书,但所读为涩江保的日译本。李冬木教授认为,在鲁迅《狂人日记》《父亲的病》等文本中可以找到涩江保译本很多断片和变形改造的成分,涩江保译本与鲁迅作品存在诸多关联,由此可以考虑从明治三十年代入手,来重新解读中日近代史。

讲座现场

围绕李冬木教授的观点,大家进行了引申探讨和商榷对话。本次讲座,李冬木老师展示了鲁迅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风采,让二外学子们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