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学科研
切近人文学科前沿——文化与传播学院师生参加第21届国际美学大会
来源:文化与传播学院 日期:2019-07-29 浏览次数: 字号:[ ]

7月21日至26日,由文化与传播学院胡继华教授率队,我校硕士研究生宋锐阳、李露艳、赵燕、李静宜赴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参加第21届国际美学大会。本次会议主题为“当代美学多元可能世界——历史、地志与媒介之间的美学学科”,由国际美学学会主办、贝尔格莱德大学建筑学院承办,旨在以美学的方式回应全球时代人类共同体的基本问题。会议期间,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学生才俊聚集在一起,从不同维度展开对美学世界的探索。

胡继华教授在7月25日分组论坛 “哲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美学”发表学术讲演,话题是“柏拉图的新神话体系——以<斐德若>对话为中心”,以浪漫主义的新神话为视角、以布鲁门伯格的“神话研究”为阐释方法,对柏拉图思想体系之的理性与迷狂、诗与哲学之争做出了再度阐释,并引申出古典哲学对媒介技术的批判视角,发挥柏拉图哲学中“灵知”与“灵魂启示录”。

胡继华教授(右)与国际美学会会长Jale Erzen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合影

2018届文艺学研究生李静宜发表《柏拉图哲学中的城邦与灵魂学说》,以《理想国》第四卷为核心文本,阐发古典政治哲学中灵魂与城邦结构对应、互为隐喻的原理,重点阐述了“诗学正义”;2018届比较文学研究生李露艳发表《<斐德若>中神话呢喃》,从分析对话中的自然呈现和文学品格开始,重点分析了灵魂马车神话及其哲学寓意。在分组论坛“当代音乐美学”单元,2017届美学研究生宋锐阳发表题为《静默音乐之美》,以跨学科方法考察了先锋音乐家约翰·凯奇与中国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微妙对话,阐发中外诗学与美学的隐性契合。在分组论坛“当代亚洲美学境遇”单元,2017届美学研究生赵燕发表《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的音乐美学》,通过对时间、记忆、遗忘、孤独等诗学意象的音乐呈现方式展开语义分析,阐述文学与音乐的诗学汇通。

国际美学学会旨在为全世界美学研究者和艺术家提供跨文学和跨学科交流的学术文化平台,志在为建构人类精神共同体提供思想基础和智力资源。该学会建立于20世纪初,1913年第1届世界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随后3年召开一次,2010年第18届世界大会在中国召开,由北京大学承办。

我校参会师生合影

切近人文学科前沿,扎根生命体验。本次国际美学大会设基调发言7场、专题报告9场、圆桌会议16场、分组讨论77场、展览和表演3场、晚宴2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湖北纺织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的4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硕博研究生参加本次美学盛会。

我校参会师生得到了二外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提升项目和“北京语言资源创协同创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与文化交流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的支持。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