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学科研
我校教授携研究生参加“泰戈尔诞辰160年学术研讨会”
来源:文化与传播学院 文字:刘燕 姚珂琦 日期:2021-05-10 浏览次数: 摄影:刘燕 姚珂琦 字号:[ ]

5月7日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泰戈尔的160周岁生日,也是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100周年校庆。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泰戈尔诞辰160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东方文学、印度文学与泰戈尔研究的学者与学子,通过线下现场与线上网络会议结合的形式,切磋交流,并以诗歌朗诵(《吉檀迦利》)、戏剧诵读(《齐德拉》、《春天》)、瑜伽表演、中印风格的剪纸艺术等多种形式举办了“泰戈尔艺术节”,向这位东方文学大师致敬。

刘燕教授与研究生参加线上国际“青年文化沙龙”

我校文传院刘燕教授应邀在大会现场做了主旨发言《误读与创造:东西文化中的泰戈尔形象》,她指出读者的“期待视野”是“真正的过滤器”或“有色眼镜”,所有经过筛选而形成的对异域文化的有意或无意的背离,都是对文本的一种创造性或消极性误读。西方学者对泰戈尔的发现归功于W·罗森斯坦、叶芝、庞德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他们从欧洲文化中心的视角出发,主要欣赏泰戈尔诗歌中的宁静朴素、原始感官、异国情调与神秘之美,趋于“异”与“静”的创造性误读。与此不同,对正处于黑暗迷茫、彷徨困境中渴求光明和自由的年轻一代徐志摩、林徽因、凌淑华、冰心、郑振铎而言, 泰戈尔呈现的“爱的福音”、“灵的乐园”、“生的勇气”以及爱国情怀更具感召力,趋于“同”与“动”的阐释。

刘燕教授在大会现场做主旨发言

刘教授认为在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批评视野中,东西方各取所需,呈现出自己截然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泰戈尔形象。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与阅读视野的多样化,当代读者对泰戈尔经典的解读日趋丰富、全面而多元,泰戈尔文本中悖论式的智慧、神秘的奥义、超越东西方的精神得以创新性地显现。因此,中国学者在整理多语种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必要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泰戈尔学”,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做出贡献。  

 “泰戈尔诞辰160年学术研讨会”现场师生合影

文传院师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各种会议,与其他高校的同行进行密切的学术交流,这不仅促进了北二外在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学界的影响,也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经典文学大师的人文价值及其启示意义。正如泰戈尔所言:“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解释字义,而是去叩开孩子的心门。”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