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BISU面对面】专访邹统钎教授:培养复合型国际化旅游人才 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文字:邹统钎 唐恩思 谢槟桧 摄影:马宪超 来源:党委宣传部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22-04-29 字号:[ ]

【编者按】《BISU面对面》是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最新推出的一档面向广大师生的短篇人物访谈栏目。栏目聚焦新闻性、权威性、关注度、影响力高的学校重大、热点话题,对话二外大事中的焦点人物、权威人物、优秀师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用对话记录身边历史,以人物解读热点话题。栏目将紧跟学校发展脉搏,以简短精悍的轻阅读为主,让你快速读懂二外。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中国大学的发展既要立足中国大地,同时也要具有世界眼光。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也是北二外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高校的国际交流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 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面对未来的“后疫情时代”,高校间的国际交流合作应架起桥梁,既做好“留学中国”的品牌,同时承担起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局面,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应发挥更积极作用。近年来北二外迎难而上,不断开拓进取,在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这一切得益于每一位为我校国际交流事业默默奉献的教师和积极参与其中的同学们。

《BISU面对面• 走进二外国际化》访谈系列节目将邀请一批为我校国际交流开拓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们,倾听他们积极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故事。我校校长助理、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邹统钎教授,做客首期《BISU面对面》国际交流访谈系列节目,与大家分享在积极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记者:您长期担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长期承担世界旅游城市高级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学术作品。我们知道您在推进学术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请您与我们分享下您在学术国际化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您是如何以点带面通过个人学术国际化推动学科国际化发展?您认为学术国际化和学科国际化对教师学术成长有何意义?

邹统钎:感谢您的提问,借此机会我把我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与读者们分享一下。我在担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期间,积极开拓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研究城市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承担《世界旅游城市优质服务指南》的制定,根据全球普适、地方特色与满足顾客个性需求的原则,根据世界各个城市的最佳实践、全球旅游相关组织的标准以及各类服务评奖指标,制定了世界旅游城市优质服务标准,向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成员推广。

我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Good Tourism-Effective Approaches to Enhance Heritage and Human Development》项目,制定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个人成长的善行旅游行为准则。我还担任了第16届世界休闲大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组建世界休闲论坛·金海湖智库,推动建立世界休闲组织休闲旅游观测站,出版系列休闲发展报告。

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组织的各种峰会上,本人积极传播中国旅游抗疫的经验。我还担任过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等国际刊物编委,总结中国乡村旅游基于社区的发展模式,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推广乡村旅游中国经验。另外,我还总结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经验,对旅游枢纽理论创新,发表了有关旅游城市核心功能、评价指标的论文,为城市旅游发展推荐中国办法。近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的多次遗产保护研讨会上,系统介绍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伟大创举,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中国方案。

在中国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央的今天,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当代中国学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学者与学科必须国际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记者祝贺您成功申请2021年国家留学基金委“中亚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人才培养计划”。我们了解到您这些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国际化发展,具体而言,您在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哪些不懈努力?对旅游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您认为出国留学的意义有哪些?

邹统钎:感谢您的祝贺!成功获批留学基金委“中亚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现中亚研究人才的成建制国际化培养,可以说是源于多年积累的水到渠成。

早在2003年我就开始推动建立旅游管理研究生英文班,成为了我国历史最长的旅游管理留学研究生教育项目,重点培养发展中国家的旅游管理高级人才,后来推动建立IMBA,招募“一带一路”工商管理高级人才。我还推动创建中美旅游管理(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翻译学(Binghamton University)联合博士项目;承担商务部、国家旅游局等委托举办的外国高管培训班(葡语国家旅游官员培训班、非洲国家旅游官员培训班、东盟国家旅游官员培训班),亲自赴埃及、坦桑尼亚等国培训外国旅游高层官员超过300多人。

为了推动学生国际化发展,本人一直致力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UNWTO-TedQual)认证,并于2011年带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A级认证的高校。同时我还积极加强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英国伯恩茅斯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大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等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合作。自己身体力行,指导外国留学研究生26人,遍布欧亚非拉。

对于外语、文化和旅游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国际交流尤其重要,对学生拓展视野、理解世界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非常有帮助。交流有助于克服语言障碍与文化障碍。去发达国家交流可以学习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方法,去发展中国家交流可以理解不同的文明与社会生活方式,玄奘取经、鉴真东渡,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有助于各间之间吸收彼此优秀文化,促进本国发展。

记者:北二外作为一所外语类高校,秉承“中外人文交流”使命,以“融中外、兼知行”为办学理念。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您在推进合作办学和开拓国际交流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请您分享在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的不利环境下,您如何推动国际合作办学和国际交流发展?取得了哪些突破?

邹统钎:疫情之下,许多线下面对面国际交流中断,但我们的国际交流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利用线上交流的便利,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人才培养。

首先利用担任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大学校长特别顾问这个优势,通过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打通诸多国际交流渠道。先后经过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推荐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的中亚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为世界线性遗产保护介绍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方案;参加乌兹别克斯坦上议院组织“旅游创业研讨会”,为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创业献计献策。

在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的支持下,为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和旅游部的官员指导旅游抗疫。联合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大学,先后就可持续旅游、乡村旅游、遗产旅游、特种旅游等主题举办研讨会,协调推动中国各地教师、研究生、博士后其参与,在乌兹别克斯坦形成重要社会影响。同时推介我校外语、文化、旅游的师生参与乌兹别克斯坦组织的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我校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表数量大幅度上升。因在援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大学上的突出贡献,2020年我还被授予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旅游奉献者”徽章。正是由于此前做出的成绩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吸引乌兹别克斯坦另一所大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也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希望与二外共建这所大学。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人还推动举办了一些世界性国际会议。比如组织第16届世界休闲大会全部学术活动、中非旅游论坛、中亚文化和旅游论坛等国际会议。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旅游教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推动学校成为“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首批成员。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的东风,推动同东盟国家合作,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建立学术研究、师生交流及双学位项目。

在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积极服务上海合作组织,担任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大学(SIUT:Uzbekistan)校长特别顾问,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Al-Farabi Kazakh National University)博士生导师。创建中亚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吸收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加入中亚人才项目,积极筹建丝绸之路旅游大学联盟。

例如,借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联合美国、法国、日本、英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学者专家共同共建研究本人主持的《国家文化公园政策的国际比较》重大课题,同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大学举办线上国际研讨会,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与旅游专家学者参与。建立国际科研工作站,吸收法国、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专家入站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旅游抗疫、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的课题。借助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化平台,先后为东欧、东盟、英国、法语国家、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中东欧、上合组织、南太平洋国家、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会员单位等在线培训如何开拓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与旅游抗疫培训,培训外国旅游高管近千人。


相关阅读>